网站首页 大会机构 大会议程 文件公告 会议要闻 议案建议 代表风采 图片新闻
所在位置: 首页 > 文件公告
汕头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创建时间:2013-02-28 00:00 来源: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2年1月6日在汕头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汕头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郑晓奇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关于汕头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汕头”的核心任务,充分把握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的有利时机,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认真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着力实施投资拉动,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改革创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初步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25亿元,增长13.0%(名义增长1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810亿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544亿元,增长1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58亿元,增长17.8%(按可比口径增长25.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总量指标基本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均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30亿元,增长4.5%,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104.0%。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8.11万亩、总产量48.85万吨,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任务;完成蔬菜播种面积67.33万亩、总产量153.05万吨,蔬菜播种面积、总产量比上年有所增加。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工程,全面完成省人大农田议案建设任务。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44个,已建成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4个,新申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项目3个,新增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5个,累计184个,新增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三位一体的特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
      (二)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创新驱动持续增强。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完成3172亿元、752亿元,分别增长15.2%和15.3%,分别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102.3%和101.6%。规模企业培育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2208亿元,增幅高达18.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0%。工艺玩具、化工塑料、印刷包装等传统优势行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向好,亏损企业个数持续减少,企业利润总额实现大幅度增长。工业用电保持两位数增长,1~11月份工业用电83.48亿千瓦时,增长10.0%。产业创新驱动持续增强,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0.55%,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32家,比2011年增加22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7.4%;新增3家国家创新型企业,新增科技成果71项, 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3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7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8项。
      (三)投资规模强势扩张,发展后劲逐步增强。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增长38.4%(可比口径),投资增速创1993年以来新高。第二产业投资继续发挥投资主力军作用,投资额约占全部投资额的54%;其中制造业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增长90%左右。全力推动城投债发行,以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为平台首期发行13亿元城投债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鼓励扶持企业上市,新增上市企业3家,累计达到19家,总数名列全国地级市前茅。
      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全市143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90亿元,比上年增加88亿元。其中:濠江东西岸堤围达标加固工程、潮南城市防洪工程、北轴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已竣工投产;厦深铁路汕头段累计完成总投资额的78.4%,青山大桥等一批关键工程已完成;东海岸新城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约20亿元,形成陆域面积约7平方公里;南山湾产业园基础设施及连接主干道(一期)工程已累计投入资金14.8亿元;南澳大桥桥墩已浇筑完成,累计完成投资近11亿元。濠江新城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首期南滨片区12平方公里和苏埃湾过海隧道已奠基开工。民生类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明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新开工1749套,目前经济适用住房已竣工251套,面积15521平方米。中心城区“城中村”和涉农社区供水直抄到户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111个社区的施工,累计完成管道安装125万米,水表安装9.52万个。
      (四)流通消费市场活跃,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城乡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72亿元,增长17.0%;批零销售额和住宿餐饮营业额1812亿元,增长22.6%,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99.6%。完成货物周转量129.8亿吨公里,增长27.3%。港口货物吞吐量4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10万标箱,分别增长14.0%和17.6%。机场旅客吞吐量190万人次,增长10.0%。实现邮电业务收入50.0亿元,增长5.6%。接待过夜旅游者900万人次,增长15.0%,旅游总收入104.39亿元,增长18.0%。市场物价持续走高,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同比上涨5.3%,其中食品类价格累计涨幅达到9.4%。
      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7亿美元,增长18.7%,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98.2%;其中,出口60亿美元,增长21.5%,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103.1%。服装、玩具等传统产业出口增幅较快;对香港、美国、东盟和欧盟的出口仍保持较高增长水平。“走出去”战略初显成效,宜华木业、东风印刷、东方锆业、三宝矿业等企业在海外投资实业及开发资源,澄海玩具在迪拜设立常年展销点。积极开展与央企、国内外大型企业、本地民资和海内外潮商的战略合作,继上一年与中交集团、中信集团等签约,又先后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华润集团、五矿集团、开发银行等央企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投资1831.64亿元。全市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3.5亿美元,增长37.0%,增速名列全省前列。
      (五)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按照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要求,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建设“一核多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和“一湾两岸”的城市形态。城市空间不断拉开,中信滨海新城、珠港新城、东海岸新城、西部生态新城等一批新城的规划建设有序展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广澳港区、海门港区、南澳大桥、厦深铁路、汕头至揭阳高速公路、汕头大围等一批重大交通、能源、水利、环保基础设施项目扎实推进。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全面加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等专项整治管理,市容市貌有了较大改观,一批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六)重点改革稳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加强。成功争取国务院批复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我市被列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南翼中心城市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拓宽了发展空间。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门槛,精心策划申请发行城投债,做强政府投融资平台。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启动濠江区行政体制综合改革,下放市级行政管理事项,实行大部制改革,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快推进富县强镇事权改革,增强区县发展活力。加快地方金融改革步伐,汕头商行成功实现重组,粤东首家村镇银行澄海潮商村镇银行成立。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动第二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省内率先发行加载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农村综合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七)民生保障得到加强,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编制“幸福汕头”指标评价体系和“十二五”民生发展规划,全力推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工程,投入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支出达到96.2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8.3%。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加快,全市以新开工、清理、购买和租赁方式共筹建各类保障性住房9169套,发放租赁补贴712户。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加大。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2000人,转移就业7700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86%。加快推进高中阶段重点校舍建设项目,东厦中学北校区投入使用,金平职教中心、聿怀中学大洋校区续建工程、金禧中学教学楼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市中心医院门诊医技及急诊综合楼、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疗中心大楼等项目相继建成,城乡医疗卫生体系日趋完善。不断加大低保扩面力度,新增低保户数约2500户,全市享受低保救济的对象达47000多户、11万多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9.4‰和4.7‰,均在省下达的人口计划控制指标以内。环境保护、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侨务、宗教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围绕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审定的发展目标,全市发展改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赶超进位”的总体要求,注重改革创新和结构调整,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
      ——全力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管理。编制和分解下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着力做好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积极应对国家统计制度调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起草《关于切实加强和规范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管理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区县切实做好经济户口清理和规模(限额)以上工商企业培育工作,推动经济有效增长。制定全市落实科学发展观赶超进位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经济目标管理绩效考评机制,推动全市赶超进位工作的开展。针对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形势,及时起草了《关于分解下达2011年9~12月经济发展目标倒逼进度计划的通知》,进一步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加强督查通报,全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全力加强重点规划编制实施。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组织实施工作,并积极做好“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的组织协调和审核上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加强与厦门大学、汕头大学的合作,围绕《国务院关于扩大汕头经济特区范围的批复》(国函〔2011〕30号)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部署,按照“多规融合”的原则,组织编制《汕头经济特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对汕头经济特区“十二五”时期及至2020年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任务特别是体制机制创新和配套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战略研究,进一步明确汕头经济特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大改革发展方向。
      ——全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组织实施“三大产业计划”,加快推进中国锆城、南方航天技术产业基地、轻工机械产业园区、粤东煤炭中转基地、城市管道燃气项目以及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进度,强化区域中心城市集聚服务功能。委托厦门大学海岸与海洋发展学院编制海洋综合开发计划。落实《汕头市南部沿海产业带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的意见》,加快规划重点产业园区,引导企业入园,推动形成各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发展。研究制订《汕头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方案》,积极推动发展电子商务。制定出台《汕头经济特区现代产业用地使用权出让办法》,保障现代产业用地需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督促项目责任单位按照《关于进一步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的通知》的要求,倒排建设工期,落实管理责任,夯实服务责任,推进华能海门电厂3、4号机组、汕揭梅高速公路汕头段、厦深铁路汕头段、东部城市经济带新津外砂河口治理及综合开发工程、北轴污水处理厂及厂外管网建设工程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全力争取汕湛高速汕头段、广澳港区防波堤、粤东煤炭中转基地、红星美凯龙综合开发项目等新项目开工建设,切实加强对中信滨海新城、中国锆城等与央企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同时,建立重点项目排名通报制度、督办制度、奖惩制度,为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全力推进改革创新。牵头起草《汕头经济特区扩大范围的重点工作方案》,提出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复的重点工作任务和分工,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组织实施。谋划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按照推动濠江区获得相当于地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目标要求,对我市现行行政审批和日常管理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积极推动346项行政管理事项下放。编制“十二五”体改专项规划,研究出台2011年体改工作意见,科学引领和推动我市体制改革工作。组织开展第四轮行政审批清理结果执行情况检查,推进富县强镇事权改革工作。积极协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有关问题,为全面推开医改工作创造了条件。研究起草《汕头市贯彻〈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我市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
      总体上看,2011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较好,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经济总量较小,人均水平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大型、特大型企业少,产业集聚能力弱,科技、人才资源相对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服务业发展水平还不高,区县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同时,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重点项目受项目征地、拆迁等因素影响,项目开工建设及推进进度都没有达到预期要求。此外,还面临土地、能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节能减排任务重、压力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等困难。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与措施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汕头基本实现“五年大变化”后加快迈向“十年大发展”的关键之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我市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加快发展、调整结构、惠及民生的任务依然繁重。汕头加快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诸多困难挑战。但我们更应该积极地看到,汕头加快发展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经济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汕头先后被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南翼中心城市、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我市与央企战略合作的东海岸新城、中信滨海新城、中国锆城等一批重量级项目稳步推进,华润万家商业购物中心、星湖城商业综合体、红星美凯龙等重大服务业项目开工建设,为汕头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强化集聚服务功能注入新的力量,我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及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将逐步增强,对加快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汕头经济社会发展正迎来新的上升周期。特别是当前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不甘落后,求新求快求变的愿望十分强烈,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综合分析外部发展环境以及我市内部客观发展条件和长远发展要求,建议我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0%;
      ——工业增加值增长15.4%;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5.5%
      ——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0%;
      ——工业总产值增长15.4%;
      ——农业总产值增长3.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0%;
      ——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6.0%;
      ——外贸进口总额增长18.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0%;
      ——实际吸收外商投资总额增长25.0%;
      ——节能减排指标完成省下达的控制目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0%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5%;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0%。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力推动项目投资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战略,千方百计加快推进项目投资建设,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今年全市拟安排133项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97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3亿元。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目标体系和责任机制,切实加大管理和服务协调力度,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有效实施。加强协调服务和对上跟踪汇报,确保拟开工项目早开工,续建项目快建设,竣工项目早投产。特别是要加大对全市投资有重大影响的中信滨海新城、东海岸新城、中国锆城、粤东物流新城等大型央企投资项目和汕湛高速汕头段、揭惠高速汕头段、潮惠高速汕头段、华能海门电厂3、4号机组、粤东煤炭中转基地等重大交通能源基础设施项目以及红星美凯龙、广厦新城、百脑汇、苏宁电器等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力争项目按计划工期、建设规模组织建设。
      加强项目投资战略储备。围绕国家重大规划和产业政策,按照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和实施“四大产业计划”的要求,抓紧谋划储备一批重大交通、能源、民生水利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列入国家和省的规划“笼子”。加强跟踪服务,全力推动已签约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同时密切跟踪国内外大型企业、本地民资和海内外潮商“三种资源”的投资意向,创造条件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到汕头投资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强化建设资金和用地保障。加强财政性建设资金管理,科学统筹安排,发挥好财政性建设资金的“四两拨千斤”的放大效应,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穿针引线”作用,加强政银企合作,为银行和企业搭建合作平台。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通过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等多种模式募集资金投入项目建设。要积极推进“城投债”发行工作,加快募集资金投入民生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土地盘活和整理置换工作,全力向上级争取项目建设用地,努力增加有效建设用地;同时要建立完善项目预申报制度和用地预申请制度,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加强统筹安排,加强项目与用地计划的衔接,优先保证重点建设项目和总部经济、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用地需求。
      积极推动民间投资建设。在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投资建设的同时,加快推动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中小民营投资项目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相关行业和领域,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和新动力。
      (二)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加快构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体,蓝色海洋产业为新亮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服务功能。
      加快组织实施“四大产业计划”。抢抓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实行有扶有控,重点鼓励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完善各种配套政策措施,加快组织实施“四大产业计划”,积极谋划、申报并推动一批产业项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推动经济总量的扩张和发展质量的提升。制定实施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总部经济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总部经济、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现代高端服务业,努力实现与周边地区错位发展。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契机,加快打造“数据特区”和“数码港”,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加快规划建设珠港新城总部园区、南国商城粤东商贸中心、新津河“一河两岸”低碳生态商业区、粤东物流新城等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与香港华润集团、台湾蓝天电脑集团(百脑汇)、苏宁电器集团、红星美凯龙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进程,加快建设一批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带动全市服务业结构层次提升。
      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支撑和集聚发展四大保障能力,为产业集聚提供良好平台。充分运用特区试验权和立法权,制定符合产业功能区和园区建设要求的招商引资政策和利益分享政策,鼓励引导现有企业和招商项目有序向产业园区集聚,形成布局合理、特点鲜明、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
      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鼓励加快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主体的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强化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从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加快“汕头制造”向“汕头创造”转变。
      加快扶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认真落实扶持民营企业的有关政策,在产业政策、技术服务、土地利用、环保门槛等方面,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增资扩产、品牌培育,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要积极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创造条件,重点帮助解决企业增资扩产过程中碰到的建设用地和资金问题,促使项目尽快竣工投产发挥效益。创新招商引资形式,扶持指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和出让股权等资本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外部资金和智力资源,加速做大做强企业,提升企业管理和发展水平。
      (三)加强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扩大汕头经济特区范围的批复》(国函〔2011〕30号)要求,积极履行特区新时期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大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加强与厦门大学的战略合作,加快推进“汕头经济特区统筹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设计研究”课题研究,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和相关的配套政策设计等方面进行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分析,进一步明确汕头经济特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大改革发展方向。紧紧抓住特区范围扩大的重大机遇,按照打造新时期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的要求,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着力点,以濠江区行政体制综合改革为突破口,着力先行先试,力争在创新城市发展模式、土地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制度、财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方面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提高开放合作水平。依托粤东四市党政联席会、闽粤赣十三市党政联席会、粤东侨博会等平台,提升汕头与粤东、海峡西岸地区其它城市及港澳台、东盟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水平。加快制定汕潮揭一体化、同城化基本框架,以民生事业为切入点,牵头构建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加快推进粤台经贸合作试验区建设和设立南澳实验区申报各项工作,努力推动粤台经贸合作试验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力争把南澳打造成为引领汕头特区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的海上高端服务业、旅游业集中发展区。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抓住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完善商业网点,改善消费环境,努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强产品和品牌的宣传推介,提高“汕货”知名度,抢占国内市场份额。加快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引导外贸企业调整出口产品和地区结构,鼓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积极开拓东欧、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装备等的进口,积极向国家争取把我市作为汽车和药品指定进口口岸,促进进口增长,实现我市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
      (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抓住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统筹安排城乡建设各项工作,促进城乡互动融合协调发展。
      创新城乡规划建设模式。根据《国务院关于扩大汕头经济特区范围的批复》(国函〔2011〕30号)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汕头的定位要求,以及《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的战略布局,加快《汕头经济特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将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与人口分布、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统筹起来考虑,推进城乡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规划和一系列专项规划“多规融合”。进一步深化战略投资合作,精心打造“一核多组团”的大特区城市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打造市域半小时经济生活圈、粤东地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规划,优化道路布局。加快实施汕揭高速公路、南澳大桥等在建交通项目,加快推进汕湛高速汕头段、揭惠高速汕头段、潮惠高速汕头段、潮汕环线高速公路以及厦深铁路进汕头联络线和潮阳站、阜鹰汕铁路梅州到汕头段、疏港铁路、粤东城际轨道交通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快形成开放、便捷、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统筹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乡道路、水电管网的“无缝对接”,尽快形成网络。
      加快推进宜居城乡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加强政府资金引导,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城镇交通、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推动农村人口、资本、技术向城镇集聚。加快推进千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加快启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管理民主、风气文明的样板社区,为全面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积累经验。
      (五)大力加强民生和社会各项建设。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突出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全力推进民生实事建设。强化民生福祉意识,在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安排项目、推进改革时,充分考虑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积极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基础教育、就业培训、基层医疗、农村饮水、社区服务、绿道建设等民生工程投入。切实做好粮、油、肉、药品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资储备,保障市场供应,维护价格稳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扶贫开发“双到”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帮助扶贫挂钩点和对象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
      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信息化为手段,积极推进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救助有机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力争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切实抓好城乡低保政策落实,加快基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社区服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制度健全、相互衔接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有效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紧紧抓住国家大规模实施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工程的有利契机,加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争取中央投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落实供地和建设计划,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和运营,健全保障性住房管理的体制机制,确保完成全年筹建4710套城镇保障性住房。
努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人。进一步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水平,力争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以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粤东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以基层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城乡基层为重点,加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六)进一步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牢牢把握国家“稳中求进”和我市“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汕头”的发展导向,切实加强和改进经济监控管理,努力促进全市经济加快发展。
      强化发展目标责任约束。坚持以目标倒逼进度,进一步强化对各区县和市直有关部门的目标责任约束,督促各方努力完成目标任务。制定落实科学发展观赶超进位主要目标与责任分工方案,加强对区县和市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落实科学发展观赶超进位工作责任的评价考核,促进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监控。制定实施全市经济运行调度制度,强化对目标倒逼计划完成情况的跟踪分析和通报。密切跟踪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政策变化,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充分利用并放大各种积极因素,努力化解和消除各种不利影响,确保经济健康快速运行。
      加强经济基础管理。坚持“以清理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原则,加强经济户口清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策略和方法,督促工商企业依法经营,推进公平税负,完善基础统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以落实规模(限额)以上企业培育计划为抓手,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做大规模以上经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各位代表,做好2012年各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自加压力,加快发展,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承办  联系邮箱:master@strd.gov.cn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