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情况,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和人大代表作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11月5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伟波带领社会委调研组赴澄海区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调研。调研组一行深入莲上镇、盐鸿镇、莲华镇及永新村、中社村和下长宁村,实地察看人大代表联络站、村综治中心,与基层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并现场听取区镇村有关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澄海区将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入“百千万工程”,构建了“区—镇—村”三级贯通的“1+6+N”工作体系,构建起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协同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全力打造覆盖乡村的75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联络站和代表作用,激活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落实“双联”工作制度,畅通民意收集渠道,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全区11个镇(街道)、184个村(社区)的综治中心“五室一厅”标准化建设,推行“常驻+轮驻+随驻”工作模式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确保纠纷化解高效顺畅。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推行“社区合伙人”机制,通过党建引领,广泛吸纳多元主体参与社区运营,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创新群体融入治理。
_副本.jpg)
调研组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基层治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健全组织体系、建强战斗堡垒、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党的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把群众呼声作为基层治理的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阵地作用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作用,注重倾听民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及时推动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确保群众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要加强基层综治中心和人大代表联络站阵地建设,切实发挥植根基层、融入群众的优势,不断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推动矛盾纠纷高效率化解。要加强社会力量资源整合,不断激发公众主人翁精神,积极推广“五社联动”机制,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推动形成多元共建共治良好局面,将基层社会治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市人大社会委主任委员顾伟文、部分市人大代表参加调研活动。
(市人大社会委供稿)
本网站由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承办 联系邮箱:master@strd.gov.cn
备案号:粤ICP备202540488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38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