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汕头日报《人大之声》专栏刊出汕头人大“回应关切 助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的专题报道。
《汕头日报》2024年12月3日第04版
专题询问是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监督方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提升民生福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市政府关于发挥我市体育资源作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项天保主持会议,副市长李钊代表市政府作相关工作情况报告。
如何提高体育场馆综合利用率?中心城区北岸至今没有一个开放式公共海滨浴场,政府相关部门有何考虑?海湾体育公园建设进度相对滞后,有何对策?……会上,6名常委会组成人员聚焦民众关注热点,逐一抛出疑问;应询的市教育局、自然资源局、文广旅体局和城管局有关负责同志虚心听取意见,逐一作出回应。在一问一答中直面不足,查找症结,合力推动我市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
多举措提升体育场馆综合利用率
顾伟文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问:我市拥有很好的体育资源,比如,有一批设施完善的亚青场馆,但这些场馆的综合利用率整体偏低,市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特别关注这件事,请问有什么好举措,提高综合利用率,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
陈泳双 市文广旅体局局长
答:近年来,我市新建和改造升级了汕头体育中心、市人民体育场(潮汕体育馆)、市体育产业基地、正大体育馆等一批体育场馆。阶段来,我市通过采取实行免低收费对外开放、引进赛事活动、商业演出活动举办等方法,积极推动各个场馆提升综合利用。
我市先后投入1100多万元,用于市人民体育场(潮汕体育馆)、市体育产业基地、正大体育馆等场馆跳水体育器材、游泳运动设备等各类设施配套,优化提升场馆服务功能。同时,实行免低收费对外开放,创新开发线上“潮运动-汕头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在暑假运动高峰时段延长对外开放时间,为市民群众体育健身提供便利。截至2024年10月份,各场馆累计接待公众约170万人次,其中,免费117万人次,得到广大市民关注和支持。自各个场馆投入使用以来,我市通过利用场馆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先后举办了全国少年儿童跳水锦标赛、广东省男子篮球联赛、广东省体育舞蹈公开赛、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系列赛等34项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活动,承办了2024年东亚奥协青年乒乓球训练营等国际性体育活动,明年十五运会群众体育组五人制篮球也将在我市举办;为40多家单位和体育社会组织举办活动提供场地支持。此外,积极发动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和文化经营单位引进各类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和商业演出活动在汕头体育中心落地举办。
如何充分利用亚青场馆资源优势,提高场馆综合利用率,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市文广旅体局将计划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做好体育场馆开放工作,推动场馆配套落实到位。继续落实好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优化提升网上预约系统平台,完善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机制,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市民健身活动、体育锻炼的体验感获得感。二是继续用好用活各体育场馆资源,持续加大体育赛事活动引进力度,积极承办国内外精品赛事和大型文化活动,组织举办各类群众体育活动和配合支持各类公益活动开展,以举办赛事和活动,推动各场馆提高综合利用率。三是继续充分用好汕头体育中心场地资源,联动各类社会组织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以项目活动落地举办为场馆综合利用开辟新的赛道,争取达到一月一演唱会、一高水平赛事的举办频次。同时,依托十五运会赛事活动举办,加快推进汕头体育中心完善场馆设施配套,优化提升社会服务功能。四是紧密结合我市体育活动开展实际,充分统筹体育场馆资源,全面规划开发场馆广告服务,深入研究拓展商业活动承接,深度开发场馆冠名、赞助商等合作资源,推动场馆与其他体育产业深度加合,因地制宜探索盘活资产的有效路径,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发挥在用资产使用价值,全面推动场地市场化运作。
积极举办多层次群众性体育活动
陈莉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问:近年来,我市群众体育赛事举办很多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但是,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运动性项目偏少,人大代表及社会各界比较关注。请问,政府相关部门下一步如何打算?
陈泳双 市文广旅体局局长
答:我市通过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加强群众健身体育运动的组织策划,先后举办了象棋、运动减脂、自学轮滑、自学24式太极拳等线上全民健身大讲堂81场、网络赛事活动20场;组织举办汕头马拉松、新春长跑赛、南粤古驿道铁人三项赛、风筝嘉年华、龙舟展演等线下体育健身活动269场,吸引群众参与超18万人。其中,品牌赛事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逐年提高,2023东楚汕头马拉松比赛报名参赛人数达到2.5万人;圆满举办了中国海洋五项赛、2023和平精英全国大赛总决赛(电竞)、广东省体育舞蹈公开赛、广东省帆船大师赛等全国性、全省性赛事活动,争取到十五运会冲浪、手球、五人篮球等国家级体育赛事落户汕头;结合“百千万工程”深化实施,联动各区县和体育社会组织,举办了“村BA”“村超”“村乒”等“百县千镇万村”系列赛、濠江区骑行节、南澳岛路跑赛等各类赛事活动,大力发展打造乡村赛事品牌。今年组织策划137项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项目数量全省排名第9位。
下来,市文广旅体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积极举办多种层次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一是充分用好传统体育赛事活动的品牌效应,继续加强赛事活动的组织策划,创新推出更多“趣味”赛事项目,并在赛事活动中融入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特色元素,不断增强赛事活动的吸引力。二是持续深化实施“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精品工程,积极申办举办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赛事活动,开发精品体育旅游项目、线路平台,创新培育民俗体育、城市体育、海洋体育等赛事活动,深化打造桨板、龙舟、冲浪、帆船等赛事品牌。三是继续发挥引导作用,积极联合、鼓励发动体育社会组织开展各类群众参与度高、趣味性强的体育赛事活动,通过做好资源整合和各类活动举办,不断健全优化群众赛事活动体系,丰富赛事活动项目。
内海湾北岸增设公共浴场问题将专题研究
杨志刚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问:汕头是海滨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海滨浴场分布不均,特别是中心城区北岸至今还没有一个开放式公共海滨浴场,社会各界反映强烈。在2019年的市人代会上,市人大代表建议在我市中心城区北岸科学选址,建设公共海滨浴场,方便市民健身游泳,请问,政府相关部门有何考虑?
杜颖 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答:我市海岸线绵长,共395公里,其中大陆岸线228公里,海岛岸线167公里。海岸线按保护利用分为人工岸线和自然生态岸线,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安全防护需要,中心城区北岸的海岸线基本为人工岸线,主要承担城市防洪和抵御海潮的安全防护功能,兼顾港口码头、城市交通和休闲观光功能。作为海滨城市,许多市民希望能够就近、便捷地到公共海滨浴场进行游泳健身,但海滨浴场的规划建设需要具备稳定平缓自然或人工沙滩岸线,以及一定的陆域空间条件,制约因素较多。中心城区历史形成的公共海滨浴场如妈屿、北山湾、东湖、南山湾都是利用自然沙滩岸线等,中心城区北岸的建设基础条件相对有限。2019年6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专门曾就中心城区建设公共海滨浴场的建议进行调研,通过实地查看、部门座谈,调研中心城区北岸建设公共海滨浴场选址情况,并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推进有关建设筹备工作,当时初步选址在东海岸大道西转角处建设海滨浴场,经过多部门的研究论证,认为该区域的建设条件还未成熟。为配合该处海滨浴场初步选址,市自然资源局在汕头市国土空间编制过程中已争取上级支持将部分海域调整为非生态保护红线控制范围,以便后续开发利用。
下来,市自然资源局将进一步就内海湾北岸增设人工沙滩、公共浴场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工作,对市民公众呼声较高的东海岸新津片区的海岸线增设人工沙滩建设海滨浴场问题开展研究论证,并争取上级对岸线利用和项目用海的支持,如选址条件合适,将推荐给相关部门实施建设。
发动整合社会力量资源深度参与活动
罗晓红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问: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既要财政资金的投入,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在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方面,我觉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请问准备采取什么措施?
陈泳双 市文广旅体局局长
答:随着市民群众对体育健身运动的需求日益增长,以体育社会组织为主的社会力量,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市文广旅体局通过着重做好体育社会组织队伍建设管理,积极发挥体育社会组织资源优势,联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举办活动,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一是培育壮大体育社会组织队伍,做好行业协会自我管理扶持引导。截至2024年10月份,我市共发展成立体育社会组织75家,涵盖了足球、篮球、游泳、田径、体操、跳水传统体育项目,龙舟、风筝等民俗体育项目,以及航空运动等新兴体育项目。我们通过加强对体育社会组织的服务引导,指导它们建立完善自我管理机制,鼓励它们发挥行业优势、整合资源优势,规范化、标准化做好全民健身运动各项工作。指导汕头市风筝协会、汕头市龙舟协会,开展风筝嘉年华、端午节龙舟展演等活动,将全民健身活动与民俗活动、非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体育+文化”“体育+美食”融合发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二是充分整合社会组织资源力量,联动合作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通过加强联动合作,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资金、资源、力量等方面的优势作用,支持体育社会组织承办汕头马拉松、香港明星足球队汕头友谊赛、广东省男子篮球联赛、广东省足球超级联赛、汕超(八人制)足球联赛等各类体育活动;合作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游泳技能教学培训等公益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通过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举办的线上、线下全民健身运动活动300多场,开展各类公益培训活动885场。三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合作拓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为进一步拓宽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帮助体育社会组织解决人才培养发展瓶颈,我市研究制定了《2023-2026年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合作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工作方案》,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共建优秀运动队,积极培养并向省、市级运动队输送优秀体育人才。目前,已有市跆拳道协会、市高尔夫协会和市东武体育俱乐部参与合作培养。
下来,市文广旅体局将继续积极发动和整合社会力量资源,深度参与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全民健身公益活动开展、优秀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是继续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鼓励新兴体育项目成立协会,丰富体育社会组织项目类型,让体育社会组织在群众体育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体育社会组织的扶持引导,指导体育社会组织加强能力建设,强化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不断增强自身吸引力、凝聚力、生存发展能力;协助体育社会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场馆,为各类活动举办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支持;帮助各体育单项协会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指导符合条件的裁判员做好积极申报技术等级认证、管理。二是继续加强与体育社会组织的联动合作,鼓励体育社会组织通过自筹经费和市场化运作的形式,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形式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主题活动。三是继续发挥社会资源在培育后备人才的作用,支持鼓励条件合适的体育单项协会、市级以上(含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社会团体申报作为合作培养单位,共建市级运动队伍,合作代表汕头组队参加省级各项体育赛事。
海湾体育公园项目建设争取尽快开工
黄晓生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问:体育公园建设是国家和省都非常重视的体育类民生项目,建成(配套)投入使用后,管理管养和充分发挥作用显得特别重要。目前,我市海湾体育公园建设进度相对滞后,管养和充分发挥其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请说明原因及接下来的对策?
王江锋 市城管局局长
答:为补齐我市体育设施短板,完成我市体育公园建设任务,市城管局会同市文广旅体局经多次摸查,认为位于中泰立交桥南侧绿地无论是面积、服务群体、地理位置等方面均符合建设体育公园的要求,该体育公园建成,不仅能改善中泰立交桥周边环境,也能为周边广大市民群众提供健身运动的场地。
根据第十五届70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由市城管局下属单位市园林绿化事务中心作为实施主体启动中泰立交桥南侧周边绿地改造提升为海湾体育公园项目。项目启动建设以来,市园林绿化事务中心积极推动该项目建设,项目已取得资金证明、项目用地选址意见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初步设计技术审查批复和初步设计阶段海绵专篇审查意见。目前,市园林中心向华侨试验区管委会申请批准项目概算,概算由第三方机构审核中。项目从年初启动以来,仍处于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其主要原因一是用地情况复杂,二是审批流程缓慢。经了解,目前华侨试验区规划局已将划拨方案征求市自然资源部门、财政部门意见,待部门意见出具后可进行公示并完成用地划拨手续。项目后续建设资金正在通过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等方式进一步筹措中。下来,待该项目用地划拨手续完成并取得概算批复后,该局将按程序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手续,力争于12月底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按有关规定进行招投标并尽快开工建设,确保按时按质完成项目建设,尽早建成对市民开放,进一步满足市民健身娱乐需要。
全力支持有条件学校开放体育运动场地
王贵元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问:近年来,我市已出台有关制度,要求各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助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发展,目前,该政策落实效果如何?
李翔 市教育局局长
答:面对体育场馆资源不足的现实,市教育局全力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开放体育运动场地,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这一工作一直在推进,但是在疫情期间,全市校园实行封闭管理。2023年疫情结束后,市教育局印发《关于暑假期间做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结合实际,在暑假期间向本校师生免费开放体育场地设施,满足学生假期活动和锻炼的需求。今年4月,市教育局又再次印发《汕头市教育局关于推动100所学校体育设施、场馆面向社会开放工作通知》,因地制宜、“一校一案”,推动开放。开放前提是:保证校园安全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全内宿制学校在有学生住宿的情况下,一般不能开放,开放范围主要是操场、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器械区等。开放时间一般为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具体时间由学校视实际情况而定。开放工作由学校自行管理,开放增加的管理成本由学校自行负担,学校安保人员负责进入人员的身份证登记。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这100所学校已接待市民约24万人次。如澄海莲阳中学采取定时开放与预约开放相结合的方式,开放室内篮球场、乒乓球室,平均每周接待居民约500人次。南澳中学的开放使得周边群众有了比较规范的运动场地,驻岛部队、地方单位不定时到学校运动场进行相应的训练及体育活动。
有的学校通过引进社会力量,对体育场地投资升级改造并经营管理,如金平区杜鹃小学与金平区业余体校积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合做好场地开放工作,由企业投资对学校运动场进行改造建设和运营管理。这一做法达到改善学校体育运动环境、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服务社区居民运动需求的“三赢”效果。
在实施体育场地开放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体育场地建设投入缺乏资金、管理力量不足的困难,社会人员进入校园也带来校园管理安全隐患等问题。
下来,市教育局将积极建立社区、学校、公安、体育部门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开放校园的安全防控,建立应急处置预案,审核入校人员锻炼信息,增加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减少运动中意外伤害的发生。同时,继续探索第三方专业机构托管的方式,进行非营利开放运营,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
(汕头日报记者:周敏)
本网站由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承办 联系邮箱:master@strd.gov.cn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38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