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人大监督的着力点,积极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积极谋划,提高监督实效,积极推进涉农相关工作,组织开展《汕头经济特区乡村振兴实施条例》实施情况调研,督办民生实事项目“建设14条‘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示范带”,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助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金平区鮀江街道安居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培龙表示,“建设14条‘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示范带”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示范带按照预定计划扎实推进,连线成片、示范带动效果明显,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过程中,注重产业培育和发展,引入了一批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切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14条‘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示范带”办理,市人大农村农业工委加强与市农业农村局的联系,定期听取市农业农村局的进展汇报,了解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并计划通过实地督办、督办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各区县和市直有关单位的工作汇报。在调研中,人大代表们走访了乡村振兴示范带的东溪村戏台广场、古书斋、十里榕堤,南社村大池文化公园、红色广场等地。目前,14条“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已初见成效,推动了农村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旅融合,提升了农民收入,改善了村容村貌,代表们也就此积极建言献策。
汕头市金平区水利工程建设中心主任郭雄说:“接下来,建议构建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政策制度和工作机制,保障示范带建设项目能长期运营、有效管护,确保可持续发展,以示范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向绿而行,向美而生。在对绿美汕头生态建设进行持续监督的基础上,我市的人大代表也正积极为绿美生态建设“把脉”,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让绿色成为汕头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去年以来,市人大环境资源工委认真督办“打造一批城乡一体化绿美示范点”等多项民生实事,为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如期有效完成,市人大环境资源工委前期加强与承办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项目实施进度及存在问题,并将继续开展实地调研,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现场察看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
“汕头在城乡一体化绿美示范点建设上,做了统一的部署,科学施策,有些地方还因地制宜建设了口袋公园,这一民生项目基本上完成了。”市人大代表、台盟汕头市总支部主委谢丽玲表示,要在资金筹措上加大力度,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协助,动员大家参与到绿化美化当中。
(来源:汕头日报)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承办 联系邮箱:master@strd.gov.cn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