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大会机构 大会议程 文件公告 会议要闻 议案建议 大会花絮 图片新闻
所在位置: 首页 > 文件公告
汕头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汕头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创建时间:2025-02-20 12:49 来源:汕头市人大

2025219日汕头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主席团第次会议通过

汕头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会议主席团:

汕头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汕头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及汕头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财政经济委员会在会前进行初步审查的基础上,根据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对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24年计划执行情况总体平稳

2024年,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部署,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坚定不移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落脚点,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汕头实践。

总的来看,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过去一年,全市上下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推动经济稳健向好。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实现年度目标。但是,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与目标存在一定差距,表明我市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困难挑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5年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总体可行

市人民政府提出2025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涨幅在2%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为实现上述目标,提出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向好发展。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5年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安排总体可行。建议批准《汕头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汕头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做好2025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建议

2025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关键节点,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和特区精神,把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奋力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一)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激活经济特区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汕头实践走深走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探索建好政府引导基金,“以投带引”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发力,以侨为“桥”深化联侨引侨,坚持先行先试促改革,高水平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提升综合保税区与汕头港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资源要素跨境流动,以高水平开放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加快建设工商并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贸”字当先、“工”字为本,全面提升会展经济能级,推动会展与产业互利双强。夯实“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基础,积极发展数字贸易、绿色贸易,培育壮大外贸新动能。加快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数智化建设,释放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大力推动临港经济、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产业发展。重点加快六合产业园起步区、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区等平台建设,强化园区集聚效应,推动产业链式发展。发挥高新区创新策源地的示范作用,高标准规划建设汕头科学城,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三)聚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统筹推进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完善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共享水平。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强化镇域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做大做强中心镇,做专做精专业镇,做优做美特色镇。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存量空间集聚与潜力释放。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做好农房风貌管控,以“三大革命”、“三线”整治等为抓手切实提升人居环境。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圩镇建设、风貌提升、绿化美化和乡村治理等方面深化改革,上下贯通、协同推进县镇村高质量发展。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承办  联系邮箱:master@strd.gov.cn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