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深入分析世情、国情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什么要作出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我国一直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制定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这次全会提出,要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目标,关键是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根本转变。第一个是在经济体制上,要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第二个是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小成绩,但仍未取得根本性突破。2003年以后,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具备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国内市场空间巨大,储蓄率较高、劳动力成本较低、科技进步动力较强等优势继续存在。但是,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严重,投资规模增长过快,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都排在世界第二位,国际上要求我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日益增大。
从国际上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问题,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发展”代替“增长”,绝不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含了经济增长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内需外需不平衡、投资消费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不可持续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201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党中央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按照这一要求,党和国家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迈出新步伐。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最大症结在于体制机制不合理。为此,党中央强调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既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来源:共产党员网)
本网站由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承办 联系邮箱:master@strd.gov.cn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38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