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近年来,金平区人大常委会紧扣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五个注重”,着力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努力提升监督工作水平。
一、注重加强党的领导,确保监督工作正确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大政治原则,也是做好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的根本保证。连年来,金平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及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站位,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把做好监督工作作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始终把牢正确政治方向。首先,常委会党组在研究谋划监督工作方面充分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重要作用,每年年初都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同级党委的任务要求,严格遵循中央大政方针和《监督法》的规定,认真制定监督计划、工作要点,经常委会党组审议通过并报请区委批准后实施。其次,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对监督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区委请示汇报,确保人大监督工作与区委决策目标同向、部署同步、行动同力。
二、注重紧扣中心大局,确保监督工作精准有力
近年来,金平区人大常委会紧扣中心,聚焦事关大局、事关根本、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积极履行好人大监督职权,突出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作为监督重点和主攻方向,采取不同监督方式实行监督。通过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组织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项评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监督活动,督促“一府一委两院”落实工作目标和承诺事项,推动《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民法典》《广东省绿化条例》《广东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和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组织市、区人大代表驻点监督黑臭水体整治重点工程建设,推动水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工作落实到位。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共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及计划、预算、决算、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工作、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等工作情况报告75项,组织执法检查15次,组织专项视察调研132次,转交办理审议意见29件,审查“一府一委两院”规范性文件18件,有力推动了“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三、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确保监督工作取得实效
连年来,金平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风向标,着力督促抓好涉及民生福祉问题解决,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一是推进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现民生实事项目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建立民生实事项目分工督办机制,召开民生实事项目集中监督推进会,进一步压实政府和有关单位责任,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如期落实见效。二是结合主题活动,突出民生保障、民生福祉开展监督。关注疫情冲击下的就业形势 ,开展就业创业及帮扶工作情况检查,督促落实减负纾困稳岗和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全区就业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连续5年结合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先后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围绕“工改工”、乡村振兴、生活垃圾分类、文明创建、医疗卫生、水污染防治、老旧小区改造、社区防疫、金砂西路西延等工作开展专题视察、调研63次,参加代表772人次,形成专题调研报告15份,推动落实一批民生实事项目。三是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建议。跟踪办结了一批有关民生实事的议案建议,较好发挥代表在推动民生、服务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5年来,区人代会确定的18件议案和135件建议均得到妥善办理,人大代表多年呼吁的涉农片区“有路无灯”、老旧小区改造加装楼梯扶手、供电变压器阻路等群众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被列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或特事特办事项得以解决。四是借助代表联络站这一平台,坚持“代表接待日”和“代表活动日”制度,广泛发动、组织引导代表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对老城区及涉农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多方面收集群众意见;组织做好担任市、区领导职务的人大代表以普通代表的身份走进代表联络站参加主题活动,与选民群众面对面交流,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困。如今年7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曼同志以普通代表身份走进石炮台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通过实地察看、现场办公,协调相关部门落实了石炮台路1巷和葱陇田中1至5巷增设路灯,以及平东一街13号、18号有关外墙长树墙体破裂的修复等事项,帮助解决了来访群众的烦心事。
四、注重抓平台建机制,确保监督工作依法规范
为确保监督工作依法有序开展,金平区人大常委会重视抓好平台机制建设,不断健全完善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机制。一是建设人大“智库”。公开聘请财经、城建、法律专业人士为专家咨询委员等,借智借力,有效解决在监督中专业力量不足的问题。二是深化代表联系群众阵地建设。推动建成街道中心联络站12个、社区联络站42个,完善代表联络站工作机制,人大代表常态化和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把收集到社情民意转化为闭会期间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一府两院”的意见建议,为在人代会期间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和开展监督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三是完善代表监督、常委会与代表联系、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机制。研究出台《金平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关于金平区人大常委会专职组成人员联系区人大代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金平区各级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建立代表旁听评议法院庭审工作机制,支持代表依法进行监督,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四是建立各级人大代表联动机制。畅通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沟通交流渠道,对于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间题超出区县职能的,形成议案、建议委托市级人大代表继续向上级人大提交,上下合力共同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为代表参与监督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五、注重优化队伍建设,确保监督能力不断提升
为推动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金平区人大常委会着力加强人大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人大代表和各专、工委人员结构,积极开展履职培训,为做好监督工作提供组织保证。一是结合换届工作,严格把好代表“入口关”,努力提高代表队伍建设。与此同时,对人大常委会机关和街道人大工委的队伍结构进行优化,进一步调整配强人大干部队伍力量,切实提高人大监督能力。二是精心挑选一些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监督能力强的代表担任各专委会兼职委员,强化人大专委会的工作力量。三是加强人员培训。近年来每年都组织区人大代表和人大机关干部到市委党校等处参加脱产集中培训,安排监督履职相关课程,邀请党校教授和履职实践丰富、履职能力及表现突出的各级人大代表上台讲课,传授监督履职经验,开展学习研讨,多渠道、多举措全力提升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的监督履职能力,为做好人大监督工作提供队伍力量保障。
(金平区人大常委会供稿)
本网站由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承办 联系邮箱:master@strd.gov.cn
备案号:粤ICP备202540488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38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