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联络站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场所和平台。近年来,龙湖区人大常委会全面推进全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在加强和完善代表联络站建设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有效发挥好其主阵地、监督岗、连心桥的作用,为推进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打造出龙湖样板。
抓规范建设,建强为民服务的“主阵地”
落实保障,规范标准。根据省人大对代表联络站“三化”建设的精神和市人大的有关要求,不断规范代表联络站建设,按照“六有”要求规划建设联络站,建设面积3141平方米,实现了域内全覆盖,最终形成“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10个+社区(村居)联络站32个”的格局。同时,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高标准配备软硬件设施,健全完善代表联系群众、接待选民、群众意见处理反馈等相关制度,使人大代表联络站成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阵地、宣传政策的平台、畅通民意的渠道。2024年,金霞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被评为广东省人大代表联络站示范站,为汕头唯一入选的代表联络站,并被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选定为基层联系点和直接联系的代表联络站(简称直联站),这为代表反映民意搭建了更加便捷的“快车道”。
建章立制,规范运行。根据省人大和市人大对建设联络站的有关要求,龙湖区人大常委会制订《关于加强龙湖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龙湖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规范化的工作方案》等文件,提出联络站“六化”要求(学习交流常态化、接待群众制度化、代表述职规范化、走访联系多样化、调研视察专题化、建议办理程序化),要求每年每名代表进站接待群众不少于4次,落实街道中心站特别是示范站点;每周开展一次活动,进一步发挥联络站汇集民意民智的功能;每名代表在每届任期内至少向原选区选民报告一次履职情况。进一步规范代表进站学习交流、接待群众、向选民述职、走访联系、调研视察、建议办理等工作,推动联络站活动亮彩出新,更加富有成效。同时,做好驻站代表履职登记,按照就地从便、合理安排的原则,安排进站活动。每年定期安排有人大代表身份的区各套班子领导带头走进联络站接待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解决民生问题。联络站通过一定方式公布年度接待计划和参加接待的人大代表身份,为驻站代表建立个人履职档案和配备接待证,建立个人进站活动台帐,把相关内容、新闻信息和照片整理成档留存,有效确保代表的履职更加到位。
收集问题,规范处理。各联络站在推动意见办理落实上下真功夫,对于人大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要按照权责权属,转交有关单位、组织办理,要加大跟踪督办力度,办理情况应及时向群众反馈,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2024年以来,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共收集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653件,均根据内容分门别类,落实政府相关部门办理,限期答复。目前,已有633件意见建议得到有效解决。
抓活动提升,建优代表履职的“新平台”
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架起了“连心桥”。坚持常态化开展学习培训和宣传活动。各联络站坚持每两个月组织代表开展一次学习培训活动,组织代表深入田间地头、项目工地、企业校园,宣传党的全会精神,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宪法法律和党的方针政策。2024年以来,各联络站先后有代表3502人次进站,开展了405场次学习交流活动。坚持常态化开展履职交流和报告履职情况。各联络站坚持至少每两个月组织代表开展一次履职心得、履职技能交流和报告履职情况。分期分批组织代表向辖区选民进行述职,并由选民对人大代表履职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换届以来,已有六成代表向原选区选民代表报告履职情况,满意率达到100%以上。坚持常态化开展联系选民群众活动。各个联络站坚持常态化组织代表开展代表接待群众活动和便民服务活动,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法规,为选民群众解疑释惑,并及时把选民群众的建议和意见经由人大途径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
为解决民生问题畅通了新渠道。依托联络站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座谈走访、执法检查等活动,对辖区四小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等项目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视察,把群众的建议和意见经由人大途径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三化”建设以来,全区代表联络站共组织人大代表参加服务选民活动432场,组织接待群众活动1167场,参加接待群众的代表3243人次,目前,全部问题均已转交和办结完毕,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和好评。
为加强人大监督丰富了新内容。区人大常委会找准区人大的定位和任务,更加自觉、更加深入地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人大工作,进一步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要求,不断推进代表联络站“三化”建设 ,支持和保障各级人大代表积极依法履职,推动代表主体作用发挥。2024年以来,各人大街道代表联络站紧扣“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主题,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示范带动作用,积极组织四级人大代表开展植树活动,凝聚共建“人大代表林”的工作合力,为绿美生态建设增添新绿。同时,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示范带动作用,组建10支“人大代表植树行动队”,通过发动代表“认种、认养、认捐”,亲手打造“人大代表林”。截至目前,参加认种认捐各级人大代表人数共263人,认捐、认种树木7443株,捐款金额超268万元,打造了1个区级“人大代表林”、16个街道“人大代表林”,认养“四小园”34个,全面推进农村“四小园”生态建设,在全区掀起绿化热潮。
抓探索创新,实现代表履职“无死角”
打通代表为民履职“最后一公里”。为切实做好人大“联系”这篇文章,更深入及时了解群众意见建议,龙湖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形成社区人大工作联络员工作机制,以社区为载体,探索建立代表联络站“联络站站长+社区联络员”模式,制定了《关于设立社区人大工作联络员的工作意见》,建立基层人大工作联络制度,选调全区125个社区党委或党(总)支部副书记担任人大工作联络员,全面建立延伸至社区最基层的人大组织工作体系,进一步拓宽倾听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渠道,实现人大监督工作全覆盖、无盲区。自2023年12月任职以来,这支一线“民意军”,通过群众意见收集、联系人大街道工委、列席代表活动、宣传人大工作四个方面工作,共列席代表活动300场次,收集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60条,切实发挥出扎根基层社区、扎根居民群众的优势,为人大代表倾听民意、反映民需增添履职助力。
实现代表监督履职“不打烊”。拓宽社情民意反馈渠道,加速问题解决,提高代表履职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增强代表履职积极性,龙湖区人大常委会依托各代表中心联络站,在全区范开展“代表随手拍”助力人居环境整治监督活动。通过随手拍形式,代表线上“下单”,代表中心联络站迅速“接单”,对内容事项进行审核把关后,报送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经收集整理后,转交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综合“派单”落实有关街道或部门整改。同时,区人大办对未解决事项进行持续跟踪督办,并对活动情况进行每月通报,形成全链条闭环办理流程,实现“代表随手拍、政府马上办、人大持续督”的工作体系。做到代表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监督,真正实现为民服务“常在线”、监督履职“不打烊”,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提升代表履职成效与群众满意度。代表“随手拍”活动开展两个月以来,代表参与率已达90%,收集问题371件,完成率100%。
健全人大工作的“云智慧”。龙湖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推动网上联络站建设及功能完善,在每个代表中心联络站各配置1台龙湖人大智慧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要求各联络站工作人员及时更新活动计划、活动动态、民生实事、议案建议、群众留言等板块,并将群众在平台提出的问题及时转达给代表,实现代表联系群众线上线下相互补充、高效运行,推动民意表达更加畅通便捷、民主过程更加真实管用。同时,进一步升级完善龙湖人大智慧信息平台,在全市率先开通“有事码上说”等群众意见线上反馈渠道和线上监督渠道,真正实现人大监督“实时化”。网上联络站开通以来,通过区人大智慧平台和“有事码上说”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90条,落实整改152条。积极探索信息化时代下基层人大代表日常履职新途径、新方式, 对金霞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的人大智慧信息平台作为示范站点进行提升改造,为每个代表打造“代表电子名片”,让人大代表实现“云端履职”,实现代表“全天候”在线。每个代表都有自己的专属二维码,群众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扫描代表二维码,直接将问题反馈给具体某位代表,代表对群众在代表电子名片上反映的问题进行及时办理,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提交意见建议平台。
本网站由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承办 联系邮箱:master@strd.gov.cn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38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